第A03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报出色关注度不足   北交所渴望活水   ■本报首席财经评论员 李冬明   根据Wind数据,截至8月26日,北交所有9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平均值为4.26亿元,平均增速6.4%;归母净利润平均值为3959.3万元,平均增速51.0%。营收增速为正的企业共计50家,占比54%,其中吉林碳谷、贝特瑞分别达到144.0%、142.5%,夺得前两名;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的企业共计34家,占比37%,前两名科润智控、中航泰达分别达到8427.1%、255.1%。   拿A股整体数据来看。截至8月27日,A 股有3300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中报,占全部A股的68%左右,市值占比在65%左右。全部A股和剔除金融股后的A股,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是8.9%和12.5%。   相比之下,北交所优质公司体现出明显的成长性。但由于小型企业研究难度大,北交所容量较小等问题,导致市场成交并不积极。7月北交所日均成交金额约为3.91亿元,日均换手率约为0.47%。   改变成交清淡的现象,一方面需要市场扩容,让更多创新型企业上市,提供更多标的。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引入机构投资者,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提升资产定价效率。近日,首批新三板精选层基金富国积极成长修订了基金合同,删除了新三板精选层股票投资比例限制等相关约定,证监会已经通过该修订申请。   原新三板精选层开市前,富国、华夏等六家基金公司旗下投资精选层公募基金产品获批注册,合计募集规模115.79亿元,约定了精选层投资比例不超过资产规模15%、精选层单只股票投资比例不超5%。北交所开市后,由于市场机制的改变,该类基金的运作受到相应限制。此次修订提高了基金开展新三板、北交所股票投资业务的灵活性,北交所有望迎来更多活水。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