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伟
今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扬帆起航。
RCEP为开放的青岛带来新发展机遇,肩负国之重任的青岛正积极创新、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积极打造RCEP经贸合作示范城市,助推山东、青岛在国家新一轮开放大局中发力领跑。
为充分体现青岛在RCEP的地位,反映贸易航运市场发展状况,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之日,在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下,由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青岛港航发展研究院共同编制的青岛RCEP航运指数正式发布。
这一指数是青岛航运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青岛与RCEP各主要港口间航运发展的重要指标,对推动先行先试,助力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全市合力推动RCEP落地实施
RCEP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抓手,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青岛与RCEP国家合作基础良好,对RCEP国家进出口额占全市的38%,RCEP国家累计在青投资企业达1.7万家,韩国、日本、泰国均在青岛设立了总领馆。
今年以来,青岛立足开放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围绕深化与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实践。2021年11月6日,市委主要领导在出席RCEP经贸合作高层对话会时提出打造RCEP经贸合作示范城市,全市合力推动RCEP落地实施。2021年11月1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先期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向全社会公布。
目前,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12月1日,市北区启动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经过近一年的谋划推进,在这片“试验田”里,成功举办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发布《关于共同推进RCEP区域经贸合作青岛倡议》,彰显了青岛面向RCEP开放的信心和决心。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成为全国亮点,获评青岛市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2021年RCEP指数逐渐高涨
青岛系列航运指数集中反映青岛与世界各地航运市场变化趋势,体现青岛与世界各国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情况,是青岛航运市场一个重要晴雨表。
青岛航运指数旨在立足青岛航运特色,通过运价、运量、成本等方面的比例关系,来反映青岛地区航运市场的特点,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为政府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并以打造指数衍生品,成为航运企业的风险对冲手段为发展方向。
青岛大学专家王军介绍,依靠区位优势,青岛航运指数提出以东北亚航运指数为特色,先期重点打造中日韩三国间的集装箱航运指数,体现青岛在中日韩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同时,以打造整体的青岛航运指数为目标,逐渐形成囊括东南亚、地中海、欧美等主要集装箱航线的综合集装箱航运指数。同时,向干散杂货领域拓展,形成囊括青岛航运市场的主要货种的综合青岛航运指数。
RCEP指数显示,2021年,RCEP指数青岛日本从年初的2.1增长至4.04,增长近2倍;青岛韩国指数年初为1.08,逐渐增长至年底的3.04,增长近3倍;青岛马来西亚指数从年初的2.55,年底增长至9.81;青岛澳大利亚指数从5月初的3.74,至年底攀升至10.84;青岛新加坡指数,年初为3.34,年底为9.40,增长近3倍;青岛越南年初为2.61,年底为9.56;青岛印尼年初为4.24,年底增长至9.95;RCEP集装箱航运指数年初为2.07,年底增长至6.54。
这其中与航运的发展大环境密切相关。当下,全球90%以上的贸易都要通过海运运输。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受到控制,贸易往来逐渐恢复,整个市场对海运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在中国市场,由于疫情防控措施比较到位,中国的复工复产更为顺利。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总值为19.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比2019年同期增长25.8%。其中对欧盟出口增长23.9%,对美国出口增长19.2%。
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运价低迷,市场上甚至出线过零运价甚至负运价的情况。而在过去的一年,航运运价屡创新高,相较于2020年的长约协议价格,如今的运费已经暴涨了10倍之多,船公司实现了过去年十年都难以企及的盈利水平,就连航运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情况。
青岛RCEP指数逐渐高涨,除了航运的大环境,这也与青岛市积极稳妥推进RCEP重大政策措施试点有密切的关系,青岛着力拓展经贸合作空间,进一步扩大了与RCEP成员国的货物贸易规模,深化服务贸易合作,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
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357.3亿元、增长42.6%,高于全市同期进出口增幅6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37.9%,较去年提升1.6个百分点。同时,青岛市聚焦产业新升级,对RCEP成员国开展靶向招商,积极融入RCEP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强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汽车制造等产业合作,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引进RCEP成员国外资项目263个,同比增长37.7%,实际使用外资4.6亿美元、增长110%,高于全市同期增幅90.7个百分点。今年已累计开通青岛至RCEP成员国航线8条。
助力RCEP经贸合作示范城市建设
青岛航运指数不断深入与发展的编制发布,不仅可以提供具备国际特别是东亚影响力的航运信息,还是青岛智慧港航大数据建设的开端,将打破长期以来航运信息不透明的格局,以便于企业上船上线等经营决策,也便于行业组织的综合协调,还便于政府及时了解市场的真实状况和需求,以更好行政与服务,增强中国航运软实力。
而航运指数编制发布的更重要意义还在于,这是青岛港航服务业发展的新开端。从产业演变规律来看,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核要素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传统生产型的货运要素、港口要素、加工要素向现代服务型的贸易要素、信息要素、金融要素转变。青岛航运交易机构将集聚青岛和周边地区航运相关的信息、金融、贸易、法律、人才等核心服务要素,实现航运高端要素大集聚,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立以信息、贸易、金融为代表的服务型航运中心,引导要素集聚,形成产业规模,进一步助力推动RCEP在青岛落地实施,加快打造贸易便利、服务开放、投资自由、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强的RCEP经贸合作示范城市。
相关链接
全球共享RCEP三大红利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定于2022年1月1日生效,意味着全球经济体量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正式成立。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世界经济发展正面临逆全球化、复苏乏力等挑战,RCEP生效将为全球化增添信心,为区域合作提供新动力,为世界与中国的互利共赢带来新机遇。
全球化进程添信心
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疫情加剧了这一趋势。RCEP如期生效,不仅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员国维护全球化和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经济全球化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世界经济增长增添更重要动力源。RCEP共计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RCEP成员国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全球占比约30%。汇丰银行经济学家预测,到2030年,RCEP经济圈的经济体量全球占比将提高至50%。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认为,RCEP经济圈凭借规模和活力“成为全球贸易新的重心”。面对疫情冲击,RCEP有助于增强全球贸易韧性。
——全球形成三大主要自由贸易经济圈。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表示,RCEP生效确立了全球经济亚太、北美和欧盟三足鼎立格局。RCEP纳入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最不发达国家,具有很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RCEP不仅是全球最大自贸协定,而且是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它不仅涵盖货物贸易,还囊括服务贸易、投资等市场准入、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领域。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RCEP生效是亚洲“迈出的非常重要一步”,全球将由此形成亚太、北美和欧盟三大主要自由贸易经济圈,期待这三者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区域合作增添动力
对RCEP成员国来说,关税削减、贸易便利、要素流通等一系列实质性利好,将为区域合作搭建新平台,提供新动力。
——更低关税促进域内经贸往来。协定生效后,已核准成员国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各国将在较短时间内兑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承诺。
RCEP生效当日,中国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将超过65%,与韩国相互之间立即零关税比例将分别达到39%和50%。
据日本政府估算,RCEP最终有望使日本91.5%的工业品获得免税,国内生产总值(GDP)提高2.7%,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日本迄今签署的其他贸易协定。
2022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商业部预计,柬埔寨的农产品、工业品等将享受特惠关税待遇。RCEP可推动柬GDP增长约两个百分点,出口和投资分别增长7.3%和23.4%。
——更包容新规强化区域供应链和产业链合作。在全球供需扭曲、供应链不畅的背景下,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大大降低了商品享惠的门槛,让区域生产资源流通更为高效、顺畅。
“RCEP具有缔结亚太超级供应链的潜力。”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卢耀群表示,各成员国在RCEP框架下将拥有持续流动的供应链,未来供应链中断将会减少,而亚太地区的蓬勃活力将令世界受益。
——推动区域更均衡发展。RCEP生效后,区域内发展中经济体和最不发达经济体将获得更大力度的经济和技术援助,逐步弥合成员间发展水平差异。
中国发展机遇共享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借RCEP有力推动自身发展,并通过更紧密的经贸合作,与世界共享发展新机遇。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表示,协定实施是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将成为中国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和桥梁,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紧密相连。
——有利于稳定外贸基本盘。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促进对外贸易意义重大。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东盟占“头把交椅”,日本、韩国分别位居第四、第五。2021年前11个月,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总值为10.96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同期外贸总值的3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认为,RCEP对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与RCEP成员国加强经贸关系尤为重要,可以说是中国巩固国际大循环的第一圈层。
——有力推动中国优势产品出口。RCEP生效后,关税削减涉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等中国优势产品领域。此外,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助于中国的中间品生产和贸易受益。
梁国勇表示,借助RCEP平台,中国近30%出口可以实现零关税待遇,涵盖上万亿美元贸易额,这有利于扩大贸易规模,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拓展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经贸合作宽度与深度。RCEP生效后,货物、服务、投资开放承诺叠加,区域投资有望更加活跃。梁国勇表示,RCEP改善了区域内服务贸易和投资准入条件,带来更大机遇。
屠新泉表示,中国经济对外辐射作用强,既有大量进口需求,也有大量出口需求;既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也是对外投资大国。这种双向效应给其他国家带来机遇,让它们通过贸易和投资纽带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