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充裕流动性支撑 2022年A股“春季行情”可期

回首2021年,A股市场仍保持稳健走势。进入2022年,接受采访的券商分析师看好在充裕的市场流动性支撑下的A股“春季行情”。他们认为,在沿着高景气度方向布局的同时,也可关注低估值蓝筹股。

看好“春季行情”

进入2022年,“春季行情”成为市场关注重点。多家券商的首席分析师和策略官表示,看好2022年A股“春季行情”或一季度市场表现。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从政策角度分析,2022年一季度,市场流动性可能延续合理充裕的特征。

“总体而言,2022年我国‘低物价+宽政策+合理权益估值’的市场环境仍优于欧美发达市场‘高通胀+紧政策+高权益估值’组合,预计外资继续增配A股资产的长期趋势不会发生大变化。”秦培景说。

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也看好流动性对2022年市场的支撑作用。宋雪涛表示,预计2022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将以结构性工具为主,主要目标是配合财政稳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用结构性工具引导财政资金流向。

宋雪涛说:“预计2022年A股行情将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相结合的,一季度可能是全年交易窗口期。”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进入2022年,A股市场有望回暖,整体表现应强于2021年12月。2022年初的机会应当把握。“不过,对2022年‘春季行情’持续时间和高度应有合理预期。”陈果说。

沿景气方向布局

从市场风格看,分析人士继续看好一季度高景气度行业表现,投资沿景气方向布局。

在宋雪涛看来,预计2022年一季度政策信号积极,流动性充裕,对高景气成长有支撑,风格偏均衡;从2022年3月中旬开始,预计社融增速持续回升,市场主线可能是基本面改善,风格转向大盘价值股。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戴康认为,2021年,交通运输、建筑材料、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盈利景气预期边际改善显著,建筑材料、传媒、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收入景气预期边际改善显著。

陈果表示,出于对业绩兑现或持续性的担忧,硬科技行业近期震荡回调,从长周期来看配置性价比逐渐凸显。如果2022年开年后,硬科技行业高景气能进一步获得确认,则有望结束调整,开启新一轮行情。重点可关注军工、半导体材料、光伏等板块。

关注低估值蓝筹股

在沿着高景气度方向布局的同时,分析人士提醒,可关注将迎来修复的低估值蓝筹股。

“优质蓝筹股在2022年开年后将渐入佳境,可能会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秦培景说。对于“春季行情”布局,秦培景建议,坚定围绕“三个低位”进行蓝筹品种布局:一是基本面预期处于低位品种,如前期受成本和供应链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领域、估值回归合理区间的部分消费和医药股;二是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如建材企业股;三是调整后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高景气品种,如半导体设备、专用芯片器件及军工股等。

陈果认为,低估值传统行业转型将获重估机会。低估值板块性价比更高,在当前宽信用初期会首先获得修复。可重点关注火电转型新能源运营、消费电子转型汽车电子、国企改革转型等方向。

国盛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峻晓表示,市值下沉是2021年A股的特征,未来半年是市场风格平衡期。

对如何布局2022年“春季行情”,张峻晓表示,继续看好价值股估值修复,如食品饮料、电力运营等板块。

据《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2021年A股市场多项指标刷新纪录

2021年,A股市场整体运行平稳,结构性行情突出。指数层面,Wind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上证指数涨幅为4.8%,深证成指涨幅为2.67%,创业板指表现相对突出,全年涨幅为12.02%,均连涨三年。其中,上证指数收获年线3连阳,打破了A股市场尘封28年的纪录。

2021年A股市值风格则出现明显下沉,中证1000显著跑赢沪深300。据统计,年内沪深300、上证50指数分别下跌5.20%、10.06%,科创50指数微涨0.37%,而中证1000的年内涨幅则达20.52%。

从行业来看,2021年A股市场风格轮动加剧。“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产业链以及面临供给侧改革的部分传统行业表现突出,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等此前的热门行业均于高位出现阶段回撤。Wind数据显示,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和煤炭年涨幅位列前三,行业指数涨幅分别达到47.86%、40.47%和39.60%。此外,基础化工、钢铁和公共事业行业年涨幅也超过了30%。家用电器、非银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年内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9.54%、17.55%和11.89%。社会服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年内跌超5%。

从上市公司市值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A股市场共有468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96.5万亿元,全年增加11.9万亿元,增幅超过14%。剔除2021年上市的新股后,全年A股市值增长最大的公司为宁德时代,该公司市值一年内增长了5265亿元。而2021年A股市值缩水最多的为中国平安,市值从2020年末的1.59万亿元缩水至目前的9107亿元,减少了6793亿元。恒瑞医药紧跟其后,市值从5943亿元缩水至3206亿元,减少了2737亿元。

就个股涨跌情况而言,包含上市首日涨跌幅在内,2021年市场表现最突出的上市公司为在创业板上市的力量钻石,当年累计上涨1287.63%。剔除2021年上市新股后,市场表现最强的则是湖北宜化,当年累计上涨535.94%。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成交量方面,2021年A股市场创下多个纪录。Wind数据显示,2021年A股全年累计成交257.18万亿元,超过之前2015年的253.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2021年7月21日至2021年9月29日,沪深两市连续49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超过2015年的连续43个交易日破万亿,创下历史之最。随后,在2021年10月22日至2021年12月24日期间,沪深两市再度连续46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元。

与此同时,外资净流入的趋势仍在延续,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创下纪录。Wind数据显示,2021年北向资金全年净买入4321.69亿元,达到2020年全年净买入额2089.32亿元的两倍,且为史上首次单年净买入超4000亿元。除北向资金外,2021年A股另一大增量资金来自两融资金不断加仓。截至12月30日,两市两融余额报18407.61亿元,全年增长2217.53亿元。

展望2022年A股市场,机构普遍看好市场流动性和企业ROE(净资产收益率)的整体改善,并认为包括消费复苏、科技创新等领域的部分行业存在结构性机会,但高景气行业的阶段性估值消化仍需时间。

海通证券荀玉根表示,看好岁末年初跨年行情窗口期。当前ROE尚处在回升周期,预计ROE上升将持续至2022年一季度。建议重点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大金融行业有望迎来修复;二是硬科技行业基本面较好,股价表现强劲,新能源车产业链未来几年有望维持高景气,阶段性消化估值需要等市场环境改变;三是当前消费行业盈利、基金配置均处在低位,往后看消费板块的基本面有望回暖,性价比将改善。

中信建投表示,谨慎乐观地看待后市行情,一方面,当前市场整体风险不大,高估值板块已经历了明显调整,2022年初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也有望获得改善。另一方面,当前稳增长政策力度尚待观察,可以积极寻找结构性机会,择机布局新能源基建(特高压、智能电网、光伏、储能等)、高端制造、食品饮料等政策发力方向、产业景气方向和消费复苏方向。

兴业证券认为,未来市值更小、增速更高、符合科创“新增量”的“小高新”领域将成为未来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当前“新增量”最重要的领域便是科技创新,以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军工、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大科创领域有望成为未来超额收益的主战场。

市场风格方面,国海证券认为,2021年市场振幅不大,但风格之间分化显著,2022年宏观环境和微观交易结构的变化将驱动风格切换。从大小盘风格来看,中小盘长周期占优的格局下,2022年有望迎来大小盘风格的再平衡,核心是稳增长政策的强度以及经济能否企稳复苏。从行业风格来看,周期向消费的切换较为明确,成长向金融的切换取决于经济趋势与利率的共振,明年消费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确定性较强。

据《经济参考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