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积电公布了超4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满足垂直整合制造工厂扩大外单的长期需求。半导体产业巨头的扩张预示着新的一年,芯片市场或将继续蓬勃。
有产业分析人士表示,2022年半导体供需市场将获得一定程度缓解,但5G/HPC/AIoT等市场对先进制程的需求依然强烈。该人士同时认为,颇受关注的3纳米芯片虽然量产在即,但是对芯片市场格局短期影响有限。
台积电豪掷超400亿美元
从目前的各方预测来看,2022年芯片市场需求预计仍高。CINNO Research分析师告诉记者:“电动车、5G、物联网等为芯片产业主要增量市场,其中PMIC,wifi、RF、MCU等市场需求有较明显提升。”集邦咨询预计,2022年12英寸的晶圆产线稼动率仍会维持95%以上的水准。
晶圆仍吃紧,台积电扩产在继续。台积电CEO魏哲家表示,2022年公司将投入超400亿美元,用于满足垂直整合制造工厂扩大外单的长期需求,同时研发先进工艺技术。此外,魏哲家还表示,3纳米预计2022年下半年量产。
台积电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在166亿-172亿美元,环比增长5.1%-8.9%,远超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估,在苹果手机需求相对乐观的背景下,台积电今年首季营收有望环比增0.5%至3%)。另外,台积电的单季毛利率仍将保持在50%以上,该公司预计其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在53%至55%,市场预估51.8%;营业利益率42%至44%,市场预估41%。
多家企业将释放产能
CINNO Research分析师表示,2022年,多家国内企业晶圆代工产能将逐步释放。根据数据预测,2022年中芯国际与华虹集团产能预计突破130万片/月(等效8英寸),对整体半导体供需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部分已经公布业绩的国内芯片企业亦已大增。1月16日下午,北方华创公告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为84.78亿至109.01亿元,同比增长40%至8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9亿至8.87亿元,同比增长250%至350%,公司表示这种成绩的原因系“该公司主营业务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半导体装备及电子元器件业务实现持续增长”。在此情况下,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盛美上海等其他国内半导体企业业绩值得期待。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扩产扩能脚步从未停止,但目前国内企业在最紧缺的先进制程芯片方面话语权仍弱。一位芯片专家曾表示:“建一个晶圆厂,正常需要3-4年。6英寸和8英寸的低端芯片晶圆厂,时间短一点,但也需要1-2年。”因此国产芯片的追赶之路仍需时间。IC Insight预测,到2025年中国大陆厂商的自给率约在10%。
北方华创、芯源微等厂商曾在2021年表示,公司能够提供用于14纳米及以上制程芯片生产的设备。而国内芯片龙头厂商中芯国际目前根本还无法量产7纳米/5纳米等先进制程的芯片。值得欣喜的是,中芯国际在科创板IPO最终超额募资523.2亿元。其中,40%的资金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20%用于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或能改变国产芯片的格局。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