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产学研”高质量发展平台

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引进高新企业逾百家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

记者

孙梦

通讯员

肖玲玲

高爽

日前,晨光文具青岛公司成功落户青岛高新区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作为致力于成为校政企打造的世界前沿产业园,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正以其突出的产学研平台优势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据悉,该园区从2019年开始招商运营,截至目前,已经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突破百家,圣牧科技、海牛科技等一批总部企业也已落户园区。2022年,园区将开工建设总建面约10万平方米的企业发展用地,预计招引企业六十余家。

在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总经理助理吕锐看来,晨光文具青岛公司成功落户园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园区发展最大的平台优势——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是由山东大学、青岛高新区管委、中鼎贝特集团三方共建。项目于2016年正式启动,2019年开始招商运营。”吕锐表示,作为园区发展最大的平台优势,山东大学从提供培训、输送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七方面对入园企业提供有利的产业支撑。

吕锐表示,近年来,青岛高新区特别注重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自正式成立以来,便以山东大学的科研资源作为产业园发展的一大特色亮点,通过高校的人才、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资源,为企业发展赋能增值。

作为山东大学的科研转化基地,山东大学从园区启动之初就持续进行人才和智力的双向输入。园区后期还将设立山东大学双创基地,针对小微企业进行孵化发展。

吕锐告诉记者,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平台,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搭建了八大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园区独享政策,帮助企业节省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提供工商税务服务、政策服务和市场推广服务之外,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在人才资源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尤为重视,“我们根据园区企业人才需求,对符合高新区人才引入政策的,提供人才引进落户申请、人才住房、子女入学优惠政策申请等方面的协助服务。”未来,园区也将继续为入驻企业提供舒适的发展环境,构建从创新创业、科创总部到智能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集群发展。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