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岛推行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新模式

本报

为满足企业和群众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需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以下简称青岛片区)在全国率先试点,打破部门行业数据壁垒,推行电子证照联展联用实践,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目前,青岛市企业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即可实现67种许可证线上申领、下载展示、验证使用,企业获得感和政务服务、商务服务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主要做法

以电子营业执照为载体,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归集。此项改革实施前,企业各类证照相对分散,在进行资质核验时需一次携带和出示多种纸质证照,给企业造成很大不便。改革后,依托电子营业执照系统的身份认证优势,搭建电子证照联展联用系统,开发电子证照目录管理、归集管理、应用管理、统计分析管理模块。将分散在各部门、各业务系统的电子许可证,归集到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名下,实现存量电子证照的统一归集和增量证照的同步申领。以全国通用单电子营业执照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将电子许可证进行归集,让更多业务的全程网办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一照集证”。同时还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严重违法企业名录信息等企业信用数据与电子营业执照进行关联,方便企业实时下载查看、出示使用,达到“一次身份验证、证照联展联用”的目的,为政务服务和商业活动推广电子证照奠定了基础。

以实名身份核验为保障,确保电子证照安全仿冒用。传统证照使用授权时不留痕,存在一定冒用的风险。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服务上线后,企业法定代表人无需下载APP或申请实体Key,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统一进行线上申领、授权管理、下载展示、验证应用,简便快捷。引入数字认证、链上存证和人脸核身技术,建立企业法定代表人专属授权体系,在电子证照列表即可显示其已经办理的电子许可证,包括证照名称、发证部门、持证人角色、证照授权时间和用途,确保企业代表人对执照、许可证的绝对控制权。电子营业执照背后的数字证书和加密技术,使每次使用都加盖时间戳、线上存证、安全合规,为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构筑了安全屏障。

实践效果

归集数量全国最多。围绕企业准入准营全链条,按照“分类、集成”的原则,打通17个行政许可专网系统,覆盖食品餐饮、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水电气暖、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农林牧渔、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13个大类14个部门,包括食品生产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等在内的67种电子许可证,全部实现与电子营业执照实时共享、联展联用。进一步扩大电子许可证的归集范围,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是全国首个实现了跨部门的证照联展联用的自贸片区。

一照集证提高企业获得感。企业法定代表人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即可自动归集其经营许可信息、线上授权他人使用证照办理业务、实时查看证照使用时间和用途。改革前企业对其名下的电子证照要逐个进行领取下载,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模式上线后,企业只需在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进行一次申领,就可自动下载其名下的电子许可证。(注:改革前如果企业名下有4个许可证,那就要进行4次下载,证照联展联用后,企业只需进行一次操作就可,同时下载关联4个电子许可证)。同时,此项改革通过数据共享,改变了企业以往手动填写表单、重复录入信息、多次提供证照的申报方式,实现市场主体相关信息“最多报一次”。审批人员可以快速准确核验企业电子证照的信息真伪,一键提取电子证照数据和电子图像,在保证信息读取准确性的同时,缩短申请人准备纸质证照及审批人员录入信息的时间,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系统上线当月就吸引1000多家企业使用该模块下载相关电子证照办理业务。

有效防范假借、冒用情况。通过建立法定代表人专属授权体系,大大降低了假借或冒用证照办理未经法定代表人授权事项的情形,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减轻了政府执法部门处理冒用类纠纷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改革上线以来,尚未发现一例冒用情况。

下一步工作思路

持续丰富应用场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强化数据共享,将更多涉企经营许可信息归集到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中,进一步丰富完善企业画像。

拓展商务领域应用。为电商平台经营者在线亮照亮证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和精准查验的服务。

推动促进推广复制。为持续深化改革,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提供“青岛自贸蓝本”。(本报记者)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