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山东纵深推进三大经济圈建设

济青双心联动 轴带发展定策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昨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介绍了山东在纵深推进三大经济圈建设方面的打算,在具体工作上突出做好联动、培强、扶弱三篇文章。

培育济青科创智造廊带

突出做好联动文章,着力推进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强化中心城市联动。开展济南、青岛都市圈范围研究,加快编制都市圈发展规划。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研究制定济南青岛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行动计划。

强化经济圈联动。研究制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客观反映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情况。加快推动经济圈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打造高效便捷通勤圈、优势互补产业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依托济青、鲁南通道和沿黄、沿大运河生态带,培育济青科创智造廊带、鲁南物流能源廊带、沿黄文化旅游生态廊带、运河文化经济廊带。

强化省际联动。深入推进沿黄9省(区)合作,强化与冀苏豫皖省际交界地区合作,谋划共建省际合作区。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支持德州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合作编制淮海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鲁南经济圈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

高标准建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

突出做好培强文章,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战略支点。培强县域经济。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部署安排,深入研究山东省县域经济创新突破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持续开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复制推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典型经验,加大财力薄弱县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制造、农业、商贸、文旅等特色强县,激发县域发展活力。

培强国家级功能区。落实落细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三年行动方案,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提速提效,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聚焦产城融合、对日合作、临空经济等重点任务,高标准建设潍坊、临沂、威海产城融合示范区和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

培强区域发展战略支点。鼓励跨市域相邻县(市、区)探索联动发展路径,打造一体化发展平台。高水平建设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打造毗邻县域同城化发展样板。谋划打造滕州-邹城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发挥自贸试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加快建设联动创新区。加速推动省级新区破题起势。

支持鲁西5市加快发展

突出做好扶弱文章,着力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制定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计划,支持鲁西5市加快发展。振兴发展沂蒙革命老区,推动济南、临沂加快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共同编制对口合作五年实施方案。支持淄博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5个方面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做好滩区居民迁建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相关新闻

上半年山东10个主导产业营收1069亿元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昨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是省级新区发展规划实施开局之年,也是省级新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山东加快推进省级新区组机构、建机制、培产业、抓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良好开局。

主导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上半年,10个主导产业营业收入1069亿元。其中,烟台黄渤海新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海洋3个主导产业营业收入401亿元。临沂沂河新区以山东临工、山重建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营业收入286亿元,菏泽鲁西新区以步长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175.8亿元。德州天衢新区全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3个主导产业营业收入156.5亿元,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群。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山东开工重点项目248个,已完成投资604.6亿元。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相继落地,烟台中节能万润新材料、泰和新材料等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德州有研8英寸硅片、12英寸硅片项目稳步推进,氢普(德州)氢燃料电池电堆自动化生产线一期项目正式投产。

重点功能园区加快培育。烟台黄渤海新区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启动,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总投资2380亿元,着力打造集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德州天衢新区启动实施北方应急(医疗)救援产业示范区(二期)项目,在北京设立5000平方米的德州驻京人才飞地。菏泽鲁西新区加快建设生物医药港。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