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美味繁多,有初春榆钱之清甜,有仲夏杨梅之酸爽,有深秋板栗之软糯,有冬末油菜之醇香。光影迂回间,在我心中萦绕的,恒久不变的,唯有那一缕碧绿的粽香!粽香在晨曦中萌芽……芦花茂盛的五月初五,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时,木盆中的糯米已孕育了一夜的甘甜,仿佛一个个粉雕玉琢的胖娃娃,饱胀着圆滚滚的肚子,在冷水中卧着。水珠从奶奶的指尖滴下,“叮叮咚咚”漾起层层涟漪。一个温暖的端午便从这样的一幅景象中开启,悄悄地与我的记忆糅合在一起。
粽香在午后发酵……
奶奶舀起米,将已浸泡的如翡翠的粽叶灌成有棱有角的菱形,蜜枣从水中捞出,酡红如胭脂,被奶奶嵌入糯米中间那小小的坑洼里。最后,奶奶在顶上摆几粒葡萄干,便为素白的米平添了几抹琥珀色的温润厚重。粽子包好之后,奶奶再抽出泡过的细绳,一头咬住,另一头在粽子的四个角间穿梭,细绳在奶奶的手间游动着,粽子很快就变得平平整整的了。奶奶的手平时如盘旋的老树枝般粗糙,唯有拿起粽叶时,却有少女一样的轻巧,大概这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不知重复了千百遍,人间至味便都裹在了这一只只玲珑的粽子里了。奶奶说,粽子甜,人心里面也就会甜起来了。
粽香在黄昏中爆发……
水气氤氲,伴随着推杯换盏时的欢声笑语,粽子在滚水中浮出,被奶奶端上餐桌,粽香在半空中与酒香的魂搅动着,每一点流尘也都带上了清香的味道。轻咬一口,粒粒糯米在口中迸发,与蜜枣的软绵交织,这时,奶奶便会含笑谈起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投入汨罗江时的悲壮,奶奶眼角的皱纹在这样一个个端午中潜滋暗长着,恒在的是那一颗尊重传统,铭记历史的心!
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奶奶而言,这粽香不仅意味着端午,它是家乡的味道,每每回味起粽香的味道,我心中的那个芦花飞扬的五月便又鲜活了起来。想必在这之前,它也温暖过一段又一段的岁月,抚慰一个又一个游子的心,它流淌在血脉中,深深地印刻在灵魂里,恒久未变,传承至今。
青岛市崂山区麦岛中学八年级2班 李珈彤指导教师 刘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