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通过验收!青岛地铁4号线即将试运行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昨日,地铁4号线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本次验收,青岛地铁邀请了多名行业专家全程参与,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查勘、资料检查、问询交流等环节,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工程验收,4号线迎来了建设史上的又一重要节点,为下一步的试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

李雯

于爽

见习记者

周润

高效:跑出地铁建设“青岛加速度”

地铁4号线是2022年省重大实施类项目,也是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重点推进项目。

在建设过程中,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监督站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保障大局的理念,主动靠前服务、严格过程监管。如在开工阶段主动对接,针对企业需求“订单式”暖心服务,及早开展质量安全监督交底,让参建单位明确监督流程,熟悉工作标准。在施工阶段及时跟进,密切关注质量安全管控要点,助力项目平稳顺利推进。单位工程验收阶段监督人员利用周末夜间等天窗时段加班加点开展监督抽测和观感质量核查,确保了项目工程验收如期顺利进行。

据了解,作为建设单位,青岛市地铁4号线有限责任公司为确保如期完成关键节点,定期调度、积极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难点堵点。如为确保2022年施工进度,全线38个工点22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留青过年,节后迅速实现达产满产;为突破崂张区间TBM卡机控制性节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多次现场查勘论证方案,多种工法叠加并行,多种措施共同保障;施工现场不分昼夜,“5+2”“白加黑”,奋战在一线,提前20天实现全线洞通;仅用16天完成150公里环网电缆敷设,25天完成8个变电所施工及调试任务,确保供电通节点等。同时,还实现了零工期通信通,创纪录实现青岛地铁建设史上供电通信“双通”,跑出了地铁建设的“青岛加速度”。

目前,4号线客车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全线37列客车已到段33辆,已完成动、静调24辆,6辆车已上线进行联动联调。

创新:新工法新设备创下新纪录

历经六年建设,地铁4号线取得诸多亮眼的成绩,并通过一系列创新成果,提升了地铁4号线的精细化、信息化、智慧化。

在土建工程建设阶段,国内首次超小径距下穿运营地铁线路;不足3米侧穿已建高架桥桥桩;机械施工超六成、穿越百个风险点等。

在机电工程建设阶段,首次采用供电智能运维系统,首次在供电接触轨上运用故障自动定位功能,首次采用更节能高效的SCB12型配电变压器,采用无轨测量定位技术,率先试点应用模块化封堵。

另外,地铁4号线车站附属设施首次采用顶管法施工,四成渣土实现了再利用,月进尺突破900米大关刷新“青岛新速度”,刷新质量通病防治新纪录。

畅行:与4条已运营线路实现换乘

地铁4号线线路自人民会堂站起至大河东站,线路全长约31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25座车站。

在青岛地铁线网格局中,4号线具有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因换乘站多,像“金腰带”一样将整个地铁线网“穿线成网”,成为贯穿岛城东西的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和客运大动脉。在目前已经开通的6条线路中,3号线、2号线、1号线的换乘站均为4个,8号线北段、11号线和13号线的换乘站均为1个,整个线网换乘站为7个。而4号线开通后,与既有的1、2、3、11号线7座车站换乘,使整个青岛地铁线网的换乘站增加一倍,由7座增至14座。

4号线的7座换乘站分别为人民会堂站(3、4号线换乘)、观象山(市立医院)站(1、4号线换乘)、泰山路站(2、4号线换乘)、海泊桥站(1、4号线换乘)、错埠岭站(3、4号线换乘)、辽阳东路站(2、4号线换乘)、张村站(4、11号线换乘),对推动青岛市轨道交通主干网络成型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线网中将承担起“贯穿东西、四通八达”的重要使命。

便民:上学就医出游都方便了

交通畅达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大引擎。4号线构筑起的现代化快速交通体系给城市发展带来重要意义。

4号线作为一条集通勤、教育、医疗、旅游等资源为一体的民生线路,通车后将极大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号线通达市实验初中、市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莱芜一路小学等11所学校。有了地铁,接送孩子的车辆将大大减少,进一步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现象,是一条“教育线”。

沿线经过青大附院(本部)、青岛市立医院、青岛海慈医院、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山大齐鲁医院(青岛)、青大附院(东院区)等8家医院,居民们看病就医之路更加便捷,是一条“医疗线”。

途经市南海滨风景区、崂山风景名胜区等景区。通车后,市民乘车从别有韵味的市南老城,直达山海深处的崂山风景区,领略山海城湾的如画青岛,是一条“旅游线”。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