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能源汽车,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国。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卖到了全世界各地,包括汽车的发源地欧洲。数据显示,目前在欧洲,每十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台来自中国。去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给出了一张漂亮的出口成绩单:2022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出口278万辆,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一倍。
中国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领先全球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占到了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10%,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出口量约55万辆,其中40%销售到了欧洲市场。如今的中国新能源车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表示:“中国企业纷纷出海,并且进入的是欧洲最发达、最核心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崛起,真正地从一个汽车大国在迈向一个汽车强国,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给了我们机会。”
物美价廉是中国制造的优势,但是国产新能源汽车能够在国外大卖,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更多是来自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已经在全球领先。
这其中最大的竞争力就是来自电池,眼下,全球动力电池销售前十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与中国电池企业合作是当下很多国外企业做出的选择。
就在不久前,日本大发宣布,将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在电池供应以及电池技术方面开展战略合作。随后不久,美国的福特、德国的宝马等公司也先后宣布将采用中国供应商提供的电池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我们的电池、电机、电控都是企业自主研发的,产业化布局非常齐备,也支撑了国外品牌在中国的发展。”
在广州,一条自主电芯生产线将在今年1月投产。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俊海表示:“我们生产的电池包,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以上。”
如今,中国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能力已经在全球遥遥领先。当前的中国汽车产业,正迅速往电动智能方向进化,中国汽车品牌也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表示:“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智能网联、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再到网联系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就是政策、资本以及科技和市场共同发力,才有今天中国新能源车引领世界现象的达成。”
中国新能源车企加快“走出去”步伐
国产新能源汽车除了在“三电”技术领域领先全球以外,新的服务模式也让国外消费者抱有不小兴趣。
2022年12月1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荷兰南部一座城市上线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进行换电服务的换电站。这也是继挪威、德国和瑞典之后,第四个上线换电站的欧洲国家。改充电为换电,中国企业的想法被很多当地消费者点赞。
在五分钟内,汽车的旧电池即可被更换,而新电池的充电量在90%左右。换电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可进行多达312次换电。
在挪威进口商总经理克努特·阿斯看来,中国工厂很愿意和经销商沟通,并且改动原来的方案更符合当地消费者的诉求,还有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甚至要求企业高层直接跟客户互动,解答问题。
挪威投资促进局中国区负责人武瑊表示:“中国国内的新能源车企这些年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通过本地化运营建设,以及与当地合作伙伴联合对产品进行定制化的开发,一方面适应了北欧和欧洲其他地区客户的一些本地化需求,也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到欧洲去,到汽车市场竞争的中心去,这是来自中国制造的底气,也正是这样的一股气势和自信,掀起一轮新的汽车出口潮。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当时。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