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攻坚十大领域青岛城市更新再进阶

游客在青岛市市北区大鲍岛街区参观(2022年10月19日摄)。新华社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于爽

2023年伊始,青岛市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会上,作为强化投资拉动的主战场之一,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再度担负起盘活全局的“关键使命”。

回顾2022年,青岛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更新建设力度,一年来,全市上下紧密配合、攻坚克难,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快速推进,一系列服务保障措施扎实有力,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三年攻坚的良好开局,截至2022年12月底,青岛共开工建设项目1256个,其中882个项目已完工。

展望2023年,青岛将深入落实《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实施城市更新突破行动,统筹开展十大领域攻坚,推动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保障重大项目 投资持续发力

去年前三季度,青岛开工建设的959个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达29.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1百分点的同时,加快补齐了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提供了坚实支撑。今年,这一重点领域仍要保证重大项目投资持续发力,规模上不调减,力度上不松劲。

去年,青岛市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项目共32个,其中,地铁建设项目11个,市政建设项目2个,TOD开发项目19个;总投资约295.5亿元,预计完成投资335亿元,完成率达113%。

道路的打通,牵动着经济的“命脉”。青岛市去年重点推进的12个重点项目建设及42条未贯通道路均圆满完成,超额完成全年的工作目标。例如,十年断桥张村河跨海大桥连接线高架二期如期开工“重获新生”,杭鞍高架二期、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南京路拓宽改造等3项工程实现主线提前通车,唐河路-安顺路、辽阳路快速路、劲松五路、株洲路、枣山东路、铜川路等6条市政道路集中实现通车。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青岛市将高水平实施地铁沿线TOD综合开发。深化交通拥堵治理,打通未贯通道路20条以上,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

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今年青岛市计划推进80个项目,其中,市政道路建设方面计划推进51个项目,公用设施建设方面计划推进19个项目,过街设施建设方面计划推进10个项目。

挖掘文旅潜力 聚焦历史城区改造

作为青岛重点布局的十二方面工作之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首要发力点就在重点区域更新改造。其中,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2022年计划完成保护修缮15万平方米,实际完成19.6万平方米,另有8万平方米在建,全年超额达标。

2023年,青岛市计划建设历史城区项目22个,完成保护修缮15万平方米、城市更新2万平方米、道路景观提升3.2公里、停车场2处(车位620个);计划全面完成中山路、大鲍岛片区亮化绿化、导览标识、交通设施等提升工程建设。

历史城区在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的同时,还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密路为代表的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在城市更新和建设中坚持既传承文脉,又丰富业态,积极导入了“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新业态新场景,正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同时,中山路城市记忆馆、里院展览馆项目也成为了历史城区新的网红打卡地。据统计,目前历史城区引入特色餐饮、文化艺术、休闲体验等127家重点业态,运营面积已超过6万平方米。

开发低效片区 今年攻坚347个项目

相较于老城区的“新业态”更新,低效片区(园区)的开发建设对产业的牵引力更集中。

以崂山区张村河片区的“水脉智谷”为例,去年年底,虚拟现实产业园一期项目启动施工,这是崂山区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重要阵地。在已有的歌尔、pico、雷神等百余个虚拟现实相关项目基础上,张村河片区更新将带动更多上下游资源集聚在此,形成虚拟现实产业高地。

在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方面,今年青岛市谋划攻坚项目347个,其中续建项目200个,新建项目147个,低效片区将加速实现“腾笼换鸟”。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