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商与法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63人落入“出国务工”陷阱被骗61万元

莱西法院集中发放退赔款并发布提醒

受害人确认收款账户信息现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刘瑞东 通讯员 谭美娜

近日,在莱西市人民法院执行服务中心,执行法官为一起诈骗案件的受害人集中发放退赔款,63名受害人怀着喜悦的心情依次确认收款账户信息。

据了解,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胡某在没有资质及能力办理出国务工的情况下,为谋取非法经济利益,其以办理出国务工为由,获取当事人信任,通过预收押金的方式,先后骗取周某等63人共计61.7万元,大部分钱款已被其挥霍。案发后,胡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莱西市人民检察院在起诉书中指控被告人胡某犯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莱西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退赔受害人损失。

该案涉及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大,为尽快追回赃款、赃物,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莱西法院执行团队精心研判,及时进行网络司法查控,控制被执行人胡某名下银行账户28个,同时,兵分三路前往胡某户籍地、服刑监狱和公安部门开展财产查控工作。与莱西市公安局完成涉案赃款、赃物的交接后,迅速启动财产评估,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成功处置赃物,执行到位18万余元。年关将近,受害人大多是村民和刚毕业的学生,经济并不宽裕,为了让受害群众舒心过年,莱西法院开通案款发放“绿色通道”,及时兑现受害人被诈骗的血汗钱。

欣喜之余,受害群众也在担心剩余钱款的追讨,承办法官郑重承诺,“只要发现被执行人胡某名下还有财产,我们就会继续追偿,穷尽一切手段追回大家的血汗钱!”

莱西法院提醒,近年来,以出国务工为名进行诈骗的案例呈现上升态势,非法机构通常以介绍出国打工赚取高工资为诱饵骗取劳务费。务工人员出国,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的出国务工渠道,对预收押金及收取过高劳务费的机构须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