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银行结售汇顺差1073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支顺差763亿美元,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
2022年,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健运行来之不易。2023年,内外部环境的发展演变会对外汇领域产生哪些影响?记者专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
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2022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经受住了考验,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保持了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对2022年我国外汇市场的总体表现,王春英如是说。
王春英认为,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主要得益于两大支撑因素,表现为“两个韧性增强”——国内经济尤其是涉外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国际收支稳健运行得到有效保障;外汇市场韧性增强,可以更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经常账户、直接投资等基础性国际收支顺差发挥了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主导作用。”王春英透露,据初步统计,2022年全年经常账户顺差仍将保持较高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
2022年,人民币在跨境使用中的占比持续提升。王春英说:“2022年,我国企业跨境收支中有接近一半使用了人民币,这有助于降低跨境交易的货币错配风险。”
我国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规模顺差
尽管内外部环境还会继续发展演变,但王春英认为,2023年我国经常账户将继续保持合理规模顺差。
王春英预计,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仍会呈现较高规模顺差。这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新的贸易增长点不断涌现、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
在服务贸易方面,王春英表示,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进出口更加均衡。一方面,国内居民境外旅行需求将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数字贸易加快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贸易提档升级,将继续扩大相关服务贸易出口收入。
“2023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王春英说。
外资布局境内证券市场更加活跃
在谈到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流动时,王春英透露,近期外资布局境内证券市场更加活跃。
“2022年,全球主要国家债券普遍呈现收益率上升、价格下跌,人民币债券成为少数价格稳定的金融资产。”王春英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环境下,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王春英表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走势相对独立,使得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呈现较好的分散化效果。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从最新的市场数据看,2023年1月上半月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王春英认为,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比较优势突出,未来境外投资者仍会稳步增持人民币资产。
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相关新闻
去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6.3%
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商务部1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折合1891.3亿美元,同比增长8%。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
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1%,占全国26.3%,较2021年提升7.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3%,占全国36.1%,较2021年提升7.1个百分点。
主要来源地投资普遍增长。投资增幅较大的来源地有韩国、德国、英国等,同比分别增长64.2%、52.9%和40.7%。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2.2%、17.2%和8.2%。
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65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53%,为稳外资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