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科创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光电转换效率有望突破45%

钙钛矿电池或掀新一轮技术革新

日前,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快智能光伏创新突破,发展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技术,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生产,推动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规模化量产能力。

作为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下一代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高效率、低成本、能耗低、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在光伏降本革命中受到关注。

回看2022年,钙钛矿领域融资热度持续升温,赛道中涌现出不少新入局者。展望2023年,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有望提速,行业竞争或将加剧。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3%,突破传统晶硅电池29%的上限,且采取叠层模式后,光电转换效率有望突破45%,在光伏领域具有诱人前景,有望掀起光伏领域新一轮技术革新。

回顾:钙钛矿领域融资热度升温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2022年,协鑫光电、纤纳光电、仁烁光能等纷纷完成新一轮融资。另据中信建投统计显示,2022年,协鑫光电、纤纳光电等钙钛矿企业完成了千万级至上亿级融资。

具体来看,仅在2022年,协鑫光电便完成两轮融资。其中,2022年12月,协鑫光电宣布完成5亿元B+轮融资,由淡马锡投资、红杉中国、IDG资本三家联合领投,川流投资等机构跟投,大股东协鑫科技持续加码。据悉,该轮融资将用于完善协鑫光电100兆瓦大尺寸钙钛矿组件产线的工艺和设备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钙钛矿领域涌现出不少新入局者。

根据IT桔子统计,2022年成立的新经济公司中与钙钛矿有关的公司共有三家,分别为:无限光能、光晶能源、脉络能源,且这三家企业均在2022年里完成了天使轮融资。

对此,有钙钛矿领域资深从业人士表示:“钙钛矿产业正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行业属性具有较强先发技术优势,谁的技术在产线上率先得到验证,谁就在产业化先行一步,这一优势对于其后续发展和参与竞争无疑是十分有利的。钙钛矿技术门槛高,后来者不容易突破先行者设置的技术门槛。”

“未来,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业内的竞争必将加剧。”上述钙钛矿领域资深从业人士说。

展望: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有望提速

尽管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尚处于产业化早期,其配方、设备、工艺等仍处不断迭代阶段。但自2022年以来,钙钛矿电池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三条百兆瓦级别的钙钛矿光伏组件产线建成,多条百兆瓦产线、“吉瓦级”产线正在计划中。

产线进展方面,其中,协鑫光电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9月,该公司建成全球首条100兆瓦量产线,组件尺寸1米×2米。“目前协鑫光电的100兆瓦产线处于工艺开发和设备改造阶段,下线组件效率已实现稳步提升,预计2023年底可实现超18%的转换效率。”

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表示:“该公司150兆瓦的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已建成投产。2023年,我们800平方厘米的大尺寸钙钛矿组件效率有望突破20%。”

在扩产方面,据于振瑞透露,该公司将于2023年启动首条“吉瓦级”产线的建设,这一产线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

中金公司研究预计,2023年钙钛矿行业中试线扩产规模或达1000兆瓦-1200兆瓦,同比2022年的350MW增长接近两倍;2023年上半年三家企业或率先启动行业首批“兆瓦级”产能的建设和招标活动;且2023年至2024年,预计各家一级市场钙钛矿公司融资轮次有望继续向前推进。

从钙钛矿产业链来看,相关方热情升温、产业链打造或将提速。

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总裁于振瑞表示,在钙钛矿产业链上,装备、导电玻璃成为重要环节。

“2022年,由于几条百兆瓦级产线的建设,使一些设备厂商获得钙钛矿设备的订单。预计2023年,钙钛矿装备行业将越来越受到关注,更多企业将加入进来;同时,一些钙钛矿光伏组件企业也未雨绸缪,结合自身工艺技术路线开始在装备方面进行布局。未来在钙钛矿装备研发上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景象。”于振瑞进一步解释道。

他还表示:“导电玻璃在钙钛矿产品的成本中占比很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能提供这一产品的企业还不多,预计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

据科创板日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