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家央企实现了集团旗下科创板IPO首单。6月5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天玛智控登陆科创板,5月24日和5月18日,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航天软件、航天科工集团旗下航天南湖也陆续完成科创板IPO。据统计,今年已有7家具有国资央企背景的企业登陆科创板,另有多家企业的IPO正处于冲刺阶段。
2023年以来,完成科创板IPO的国资央企数量已有7家,其中5月就有航天软件、航天南湖和晶合集成3家企业。与此同时,多家央企国企也正积极分拆具有科创属性的优质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包括中国联通分拆子公司智网科技、兴发集团拟分拆子公司兴福电子等。
来自上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5日,科创板已支持47家央企国企上市融资,其中中央国有企业29家、地方国有企业18家,合计首发募集资金达到1165亿元。2022年,科创板央企国企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57.98亿元,同比增长1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达11%。
业绩层面,2022年科创板央企国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357.02亿元,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237.59亿元,同比增长23%。
国资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23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约占全部投资比重的四分之一。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显示,中央企业发挥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作用,持续加大新兴产业投入,投资额由2017年的69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万亿元,年均增长超20%,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完成额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80%。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家子公司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元。据《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