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帮忙资金”不管了迷你基金保壳更难了

虚假繁荣的泡沫终究会被刺破。成立3年多来,凯石沣混合基金20多次面临清盘危机,总能在关键时刻迎来“帮忙资金”出手相助,但如今,还是难逃被清算的命运。

这敲响了对迷你基金的警钟。当前基金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特色的基金乏人问津,加上基金发行市场寒意阵阵,不少老基金强撑“残壳”。“帮忙资金”虽解燃眉之急,却留下更大的隐患。更有部分基金采取极致打法,试图自救,短期内规模实现了扩张,但长久生命力仍有待时间检验。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数量已超万只,一场产品端的供给侧出清乃大势所趋。

保不住的“壳”

5月31日,凯石基金公告称,截至2023年5月30日,凯石沣混合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合同约定,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并依法履行财产清算程序。

清算来得猝不及防,却又理所当然。“凯石沣混合中‘帮忙资金’痕迹明显,但是‘帮忙资金’每次出手相助不是免费的,需要公司付出一定成本。从结果来看,凯石沣混合保壳多年,已没有太大意义,纯粹浪费公司资源。”某业内人士直言。

记者梳理发现,有部分基金规模常年在5000万元左右徘徊,总能在关键时点迎来“帮忙资金”相助,勉强存活,但迟迟“长不大”。

忍不住的激进

不同于引入“帮忙资金”,部分迷你基金摸索出一条新的自救路径,即采用极致化打法,以短期亮眼的业绩吸引投资者。

从今年以来业绩排名靠前基金看,多数基金规模不足5亿元。具体而言,截至6月2日,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5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30多只一季度末规模低于5亿元,其中21只规模低于2亿元。

现在不少基金公司尤其是小基金公司,旗下都有一些基金采取押注式打法,从基金名字中看不出具体的投资方向,实则定位于行业主题基金。

挡不住的趋势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3月底,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约有1000只。如何处置旗下迷你基金成为摆在不少基金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目前对待迷你基金的态度是能保还是要保。”某小基金公司产品总监无奈地表示,“大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较为齐全,即使个别基金清盘对他们影响也不大。但对于小基金公司来说,旗下产品有限。我们希望市场风口来的时候,最起码有‘种子’在。同时,基金清盘对公司声誉会造成负面影响,公司本来就负面消息缠身,已不堪重负了。”

上述产品总监也坦言,保住迷你基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有一只基金,一直在努力保壳,但是没办法,公司资源有限,面对资金撤出,也是无能为力。我们也将某只基金定位为行业主题基金,但是现在已有不少基金采取这样的操作,‘内卷’十分严重,只有短期收益足够亮眼,才能被投资者看见。”

公募行业优胜劣汰正在加速,是大势所趋。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池云飞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布局产品时要基于自身资源禀赋,要有长远考虑,不能什么热门就上什么。

在盈米基金蜂鸟研究员李兆霆看来,一只基金的规模如果萎缩到需要通过保壳来避免清盘,这意味着基金本身业绩就不达标,或是基金公司渠道端销售力度不够,想让基金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并获得申购,难度很大。将资源分配在老基金保壳上还是新基金发行上,是基金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据《上海证券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