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科创 上一版   
下一篇

光伏技术持续突破N型组件渐成主流

2024年TOPCon电池技术 市占率将达65% HJT和BC电池技术 合计市占率将达10%

随着光伏技术的持续突破,高效率、高内部收益率的N型高效组件渐成行业主流。

为了抢占新技术带来的市场份额,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协鑫集成等企业纷纷加码布局。其中,晶科能源凭借在N型产品的领先地位,2023年组件出货量预计升至行业榜首。

进入2024年,企业对N型组件的热度依旧不减。据索比光伏网统计数据显示,有不少于15家企业明确提出2024年N型组件出货量占比超过60%。在组件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将进一步精进优质产能,享受N型组件带来的红利。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四大组件龙头企业“有人欢喜有人忧”。

组件出货竞争暗潮汹涌

在被隆基绿能“压制”了3年后,晶科能源2023年出货量再度回归行业首位。根据索比光伏网发布的最新组件出货数据,该公司光伏组件年销量预计超过75吉瓦,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晶科能源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出货量上升主要源于高效N型TOPCon组件给客户带来的更高收益率,以及N型市场需求快速放量。在N型TOPCon领域,该公司以45吉瓦的销量与约40%的份额位列N型组件出货量第一。

上述相关人士同时称,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全球化运营和高效管理,预期2024年公司组件出货量增长不低于30%。

天合光能在2023年大力提升TOPCon产能,预计全年将达到40吉瓦,较2022年的10吉瓦提升3倍。

该公司表示,目前公司2023年出货量的准确数据仍在统计中,前三季度的组件出货约为45吉瓦,同比增长50%以上,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光伏行业需求向好、增速较高;另一方面是公司自身竞争实力提升,N型电池和自供硅片产能快速提升。

晶澳科技仍旧保持稳定输出,2023年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37.63吉瓦。据该公司投资者调研记录,2024年的销售策略会更积极,总体出货目标较2023年会有40%至50%的增长。

相比之下,隆基绿能结束了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出货量第一的领先地位。对于出货量不及预期的原因,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此前在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友商去年第二季度开始以低价抢单,而公司没有采取激进的策略跟进。

除四大龙头企业外,腰部企业的竞争同样激烈。其中,通威股份和协鑫集成表现较为亮眼。

通威股份自2022年下半年布局组件业务以来,出货量持续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接近9吉瓦,全年出货有望达30吉瓦。

协鑫集成也在加速组件产能建设。2023年8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募投48.57亿元用于芜湖协鑫20吉瓦(二期10吉瓦)高效电池片项目;2023年10月,协鑫集成芜湖基地20吉瓦高效N型TOPcon电池片制造项目(一期10吉瓦)正式实现全面达产。2023年三季度,协鑫集成实现组件出货5.55吉瓦。

龙头企业发力大尺寸组件

技术升级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更显得至关重要。现阶段,N型和大尺寸组件的降本增效成果较为显著。

“无论是N型还是210毫米(大尺寸)组件,都是因为给客户电站投资带来提升功率、降低成本的效果,同时在生产端也有持续降本的空间和动能,因此具备创新的价值。”天合光能相关人士表示。

其中,N型组件池转化效率优势明显,已成为组件技术重点发力方向。

TOPCon、HJT、BC电池理论极限效率分别为28.7%、29.2%、29.1%,高于PERC电池的24.5%。而且,在同等条件下,N型组件发电量较PERC多出3%。根据内部收益率(IRR)计算得出,N型组件3%的发电量增益,相当于每瓦0.14元至0.15元的溢价。

“N型组件比P型组件有一定销售溢价,能带来更好的盈利水平。同时,未来N型TOPCon提效降本空间更大,奠定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晶科能源相关人士表示,2024年公司N型组件出货占比将高达80%。

晶澳科技也表示,目前公司在建电池产能均采用N型电池技术,2024年N型产品出货占比预计在65%以上。

协鑫集成方面,2024年N型产品出货占比在20%至30%。“现阶段N型占比不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TOPCon电池产线2023年开建,到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才能达产,目前产能还比较短缺;二是公司究竟是做P型产品还是N型产品,是根据客户需求来定。”协鑫集成表示,随着技术迭代,2024年N型组件的整体市场占比肯定会更高。

总体上,多家企业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依旧坚持N型产能的扩张。调研机构预计,2024年TOPCon电池技术的市占率将达到65%,HJT和BC电池技术的合计市占率为10%。

与此同时,当前各大公司也在升级布局大尺寸组件。

大尺寸组件面积增大的同时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和人力等成本,单瓦成本有所下降。并且大尺寸组件的焊带、边框等封装材料用量小于组件面积增幅,降低BOS成本。再加上大尺寸组件电池间距减少,电池占组件的面积增加,电池片效率相同情况下,组件功率进一步提升。

TCL中环测算,电池片效率相同且排列均为72半片版型,210毫米组件较166毫米组件成本上节约每瓦0.105元,效率提升0.6%左右。

截至2023年底,天合光能210至尊组件3年累计出货量突破100吉瓦。该公司在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表示,展望未来,210毫米是具备先进性和经济性的尺寸。

协鑫集成2020年至2021年逐步完成小尺寸组件产能的淘汰和升级,并通过打造合肥60吉瓦大尺寸组件生产基地和阜宁12吉瓦大尺寸组件生产基地阶段性完成了大尺寸组件产能的系统性升级。目前,协鑫集成全新的大尺寸组件产能达27吉瓦,位居行业前十。

来源:第一财经 李泓霖/文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