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讯 Wind数据显示,3月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37只,发行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创2024年迄今新高。债基以1132.15亿元的发行规模领跑发行市场,总规模占比超过七成。从年内基金分红情况看,债基也是分红的主力。
中证A50ETF成为市场焦点,受到投资者的热捧,新成立的10只基金总规模达165.26亿元,有效认购总户数达到14.41万户。易方达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易方达中证A50ETF基金经理林伟斌认为,当前市场投资情绪逐步修复,结合A股市场整体估值和中证A50指数自身的估值情况看,中证A50ETF具备较为明显的投资机会。
3月以来,A股市场整体向好,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0.86%、0.75%和0.62%。
行业方面,3月,31个申万一级行业有23个行业呈现上涨,8个行业下跌,行业轮动速率加快,涨跌互现。其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及综合涨幅居前三,分别上涨12.50%、6.01%以及5.50%。
随着A股市场反弹,3月新基金成立数量、发行总份额等均创下年内新高,成为进入2024年后单月新发基金数量首次超过100只、规模突破千亿元的月份。
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统计,3月新成立基金产品137只,发行总份额达1507.63亿份,相比1月、2月新成立规模565.38亿份、360.97亿份出现大幅增长。分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成立数量最多,3月共成立了48只。债券基金成立了46只,混合型基金成立了30只,FOF基金成立了8只,此外QDII基金、REITs基金分别成立了3只、2只。
从募集份额来看,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最多,3月募集总份额达1132.15亿份,占比高达75.09%;股票型基金合计募集了246.77亿份,占比16.37%;混合型基金、FOF基金、REITs基金、QDII基金等占比则低于6%。
3月新成立的规模前十的基金均为债券型基金,规模较大的是安信长鑫增强A、国投瑞银启源利率债以及由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招商基金分别发行的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基金。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债券基金发行的火爆,首先源于债市的良好表现;其次是机构投资者稳健理财需求的提升,运作透明的债券指数基金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或对债市造成短期利空,预计十年国债上行2BP—3BP,但不影响对债市长期‘牛平’的判断。”谈及债券市场的展望,国泰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制造业PMI与工业生产起到“一白遮百丑”作用,宏观政策将保持稳健,由于汇率压力央行并不倾向于在短期内调降OMO、MLF利率;财政以落实前期政策为主。与PMI数据一样,基本面分化较为明显,制造业强于服务业强于房地产。月末票据利率出现跳水,预计3月金融数据较弱,盘活存量信贷的逻辑持续。
债基年内分红超400亿元
数据宝统计,以红利发放日为基准,今年以来共有1276只基金实施分红(A/C类分别计算),累计分红468.51亿元,102只基金分红总额超亿元。
因收益率大幅上升,债基分红积极性高。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合计分红金额达409.68亿元,占全部基金分红的87.44%,远超其他类型基金。分红金额超亿元的102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92只。南华价值启航纯债A、同泰泰和三个月定开A、同泰恒利纯债A等债券型基金年内已分红3次。
对于债牛行情,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表示,市场利率处于下行周期,债券市场收益可观。另外,一季度权益市场波动,投资者和资金的风险偏好谨慎,综合因素使得债券类资产产生赚钱效应。
此外,债券基金的存续规模也是最大的,占比接近六成,成为分红主力有体量优势,债券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相对稳定,稳定的收益使得债基比较容易积累较多的收益用于分红。
中证A50ETF从场内到场外
3月,首批10只中证A50ETF成立。平安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ETF于3月4日、3月5日正式成立,募集净认购金额分别为20亿元、19.92亿元。
大成基金、华泰柏瑞基金、银华基金、工银基金、易方达基金旗下中证A50ETF则于3月6日正式成立,募集净认购金额依次为20亿元、20亿元、19.10亿元、12.24亿元、8.93亿元。此外,华宝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旗下中证A50ETF则集中于3月7日成立,募集净认购金额依次为15.48亿元、15.29亿元、14.3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3月18日,首批10只中证A50ETF上市首日,10家基金公司就已经向证监会提交了中证A50ETF联接基金申请材料并被受理。随后,摩根资管、平安基金、易方达、银华、富国、嘉实、大成、华泰柏瑞、华宝和工银瑞信旗下10只中证A50ETF联接基金均拿到批文。
其中,摩根资管、富国、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宝上报的是发起式产品,4月4日,摩根基金已发布公告,旗下摩根中证A50ETF发起式联接基金正式成立,自4月8日起率先开放日常申赎。
公告显示,易方达中证A50ETF联接发起式基金于4月8日正式发行。据悉,不同于其他宽基指数,中证A50指数在编制逻辑中叠加了ESG属性,剔除了中证ESG评级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这有利于提升指数超额收益、降低波动率,从而强化指数的投资价值。
从成分股选择角度来看,中证A50指数聚焦中证三级细分行业龙头,有助于提前布局潜力龙头、分享企业加速发展机遇。
同时,中证A50指数编制方案符合“沪股通”和“深股通”标的的纳入要求。指数成分股皆属于“沪股通”或“深股通”范围内的证券,便利境内外投资者配置A股核心资产。未来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以及全球风险偏好的改善,外资占比较高的中证A50指数的投资吸引力或将进一步增强。
基金产品多样性布局
记者多方了解到,不少基金公司将债券基金作为2024年产品布局重点,短债基金或是主要发力方向。权益类基金领域,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差异化布局。
截至4月7日,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就达78只。
从新发基金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居多。有基金公司表示,看好当前的市场时机,将在固收、权益、ETF等多个方向加大布局力度,此外,新发的同时也会加大持营力度,以期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博时基金认为,A股方面,3月下旬以来市场进入弱势整理行情,往后看,分子端有所改善但分母端汇率压力积蓄,叠加微观增量资金的边际趋弱,在前期市场已累计涨幅较大的基础上,预计4月份市场维持震荡。结构方面,3月份“重成长、轻红利”验证后,4月份进入财报验证期,考虑到业绩改善可持续的方向相对稀缺,分红比例提升迎来集中验证期叠加红利交易结构的改善,复苏预期下重视高股息风格的回归。具体行业上,4月推荐有色、煤炭、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医药、通信、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在境内加速展业。年初至今,贝莱德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等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合计上报6只基金,均为债券类基金,当前均等待审批。国海证券分析师李杨认为,外商独资公募具有投资策略、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这些先进经验也有利于我国公募市场发展。
对于债基的后市,不少机构表示,应警惕债市交易拥挤。天弘永利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赵鼎龙表示,2024年债券市场短期因为估值、拥挤度和一致预期程度,存在拥挤交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