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初志伟
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幕,会期186天。本届世园会展园总数、境外展园数量、协会和企业展园数量均创下历届B类世园会之最。主会场占地面积3633亩,布局7大展区,设置6个室内场馆和113个室外展园,其中国际展园39个。当日,青岛园正式亮相世园会,围绕着“双城相拥 倾国青成”这一主题,青岛市利用青岛园以及整个世园会的优质资源,通过美陈设置、巨屏交互、氛围营造和互动活动等形式,实现青岛和成都这两座城市的深度互动。
“海滨之城”送来清凉
“锦云楼”是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核心场馆。青岛园恰好与这座核心建筑比邻而居,场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青岛园设计以“海滨之城”为主题,提取了海洋元素、山海城特质,通过场景化营造,融入多维度感观互动体验,展现青岛城市魅力、海洋风情,也为“热辣”的川蜀大地奉上一抹清凉。
青岛园南高北低,落差约5米,最大坡度34%,可谓世园会坡度最大的展园之一。在展园构图中,以成都拼音首字母“C”和青岛拼音首字母“Q”为框架,通过“微笑曲线”将两者进行连接,营造两座城市牵手的造型,展现两座城市友好往来,也寓意当成都和青岛这两座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在世园会相遇,将为世界奉上一份倾国的美好。
世园会青岛城市文化展示项目,分为展览展示和交互活动两大板块。其中,展览展示板块主要是充分利用青岛园架空层空间,通过美陈设置、氛围营造和交互巨屏等形式,打造别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展区。交互活动板块则是利用青岛园场地以及世园会的相应场地推出系列双城互动活动。
世园会上遇见青岛“分岛”
“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青岛城市特质与“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主题完美契合。
在青岛园主入口区域,地标雕塑“五月的风”的复刻版格外醒目。周边搭配海浪背板、假山,表达了“山海城”特质场景。在背板上悬挂的海鸥、鱼等装饰,进一步烘托了浓浓的海洋氛围。青岛园的主体建筑以栈桥和回澜阁为原型。栈桥是青岛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1891年,素有“长虹远引”之誉,是青岛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在“回澜阁”内部,设置多个窗口,展示中山路、情人坝、小青岛、小麦岛等青岛网红打卡地,上部悬挂贝壳风铃,随风而动,将海的声音带入展园。
“一枝一叶”尽现青岛风情
在展园中部,有环抱型沙滩一处,上部散落贝壳等元素,立于此处,还可听到海浪的声音,与之互动,还可产生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更加激发了游客的探索互动欲望。
“有声”亦“有色”。在沙滩北侧,结合现有地形设置了海浪形台地花田,以蓝紫色系植物营造繁花遍野的盛景。在植物营造上,选用了青岛特有植物青岛百合、崂山络石等,通过松石组景营造了青岛特有的城市植物景观。
在种植设计上,以成都地方植物作主导品种,配置青岛滨海特色植物黑松以及青岛的市树市花雪松、耐冬、月季。少量种植了青岛的乡土植物青岛朴树和青岛百合。造型黑松、地被花卉、剪型球等滨海风情植物,充分展示了青岛滨海风情景观特色。
依势而建匠心独运
在青岛园内,可以充分感受到匠心独运的艺术设计。
成都世园会青岛园主创设计师孙明表示,建造之初,发现展园地势南高北低,从园路向北望去,观赏面处于人视点下方,不利于展园效果呈现。于是便在展园内设置架空层,将场地分为上下两层以调节高差,扩展展示空间:上部以青岛栈桥、回澜阁为元素,以现代造园手法,结合静水面、雾森等设施,展示云雾缭绕“飞阁回澜”的梦幻景致,营造为展园主景点。下部利用架空层前部挡土墙空间,打造城市客厅。在架空层天花下部悬挂海浪垂幔,营造随海风飘动的效果,宛若海底世界。架空层中部设置双曲面异形中空混凝土支撑柱,支撑架空层的顶板,也实现了两个维度的通透,减小架空层盲区,使整个空间通透、灵动。支撑柱内部为中空设计,上部设置采光窗,光线可透向架空层,增加了架空层的自然光照,采光窗上部水流过的时候,亦可营造波光粼粼的视觉效果,增加了架空层的互动性,结合异形支撑柱,营造浪漫爱情主题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