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红礁石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艺风

黄县路的静流时光

◎王咏

第一次到黄县路时,手机导航还没有普及,多数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还是手执地图,一路按图索骥。我也不例外,出发之前先看了看地图,然后就信步前往了。

说实话,我属于特别没有方向感的人,之所以“信步”,是因为即便手执地图到现场,也不一定分辨得清楚东西南北,不如索性跟着感觉走。

青岛的老城区,小胡同宽宽窄窄,曲曲折折,甚至一个路口便有三四个分支,而且可能走着走着就绕到另一个方向去了。有时候看上去貌似平行的两条路,走到尽头才发现居然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那天却出乎意料地顺利,跟着感觉走的我,竟一步弯路都没有多走,就找到了黄县路:当时感觉,面前这条能给人如此心静的路,应该就是黄县路了。

可以说,黄县路是青岛老城区的精华道路之一。在这里,丝毫也寻不到都市的喧闹,就像一个精干的女强人,突然将一颗似水的小女人心展露在你的面前,让你在惊奇之余,情绪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好像瞬间一切都慢了下来,脚步放轻了,心也静了。

黄县路最有名的,自然是老舍先生的故居。老舍先生的巨著《骆驼祥子》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那个憨厚而肯卖力的车夫祥子,却最终没能跑出旧社会给予他一生的阴影。只是学生时,对作品研究的多是各种描写手法和用辞,极少能看懂字里行间那份属于作者的初心。

因为老舍故居,因为《骆驼祥子》,便偏执地断定黄县路的静是与生俱来一般的。当年老舍先生应该就是看重黄县路的静才决定留下来的吧?也应该是黄县路的静,才诞生了这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吧?

静是一种气质,不单纯指人,也可以指黄县路。每到阳春三月,路两边的矮墙上便生出簇簇热情奔放的蔷薇。一直感觉蔷薇是一种外热内冷的花,可以开得如此斑斓无保留,却又如此内敛不奢华。你远远地看着它们云霞一般向你召唤,进了才发现与它对话,不可以一口气不换地喋喋不休,需要静心静气,否则便会彼此都不懂。

所以,蔷薇跟黄县路是绝配。蔷薇静静地摇曳在黄县路的世界里,让路过的脚步也同样安静下来。脚步都能安静下来,心自然也不会浮躁的。

小小的咖啡馆、陶艺馆、书店都是黄县路的点睛之笔。咖啡的氤氲、陶土的变幻、书香的弥漫……时光就在这其中变缓,让我们来得及品味,来得及追忆,来得及写进生命。

在这一间间小小的门店中,荒岛书店”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它拥有让驻足的人感受时光静流的强大魅力。斑驳的桌椅,老式的留声机,竖格的信纸,粗重的吸水钢笔……面对它们,总有想给过去的自己或者自己的未来写几行字的冲动。只是可能落笔时才发现,写出来的只是心深处所想表达的千分之一。

来黄县路拍照的文艺青年越来越多。我常常看到有人在这里转悠着拍上半天,他们拍墙上的涂鸦,拍阳光下的绿荫,拍窗台上的大猫,拍自己的笑脸——拍所有的时光,定格它们的流淌。当然,情侣和新人是前来拍照的主力军,只是有些摄影师过于商业的创意,破坏了这条老街道静水深流的气质,冲淡了它原本美好的底色。我想,有一条这样的街道作为背景,只需两双深情对视或者向着同一个方向眺望的眼眸就够了,其他,可以执手但不必紧拥,可以淡妆但不必浓抹,可以浅笑但不必露齿……足矣。

当然,天暖的时候,黄县路也会吸引大批画家,素描、水粉、油画等各种表现手法不同,但他们眼中的风景都是黄县路的静流时光。

黄县路像一首民谣,缓缓唱起心头的往事。一路走一路唱,回头时余音未了,而想寻找的一切,也都还在身边。

这样的时光,这样的行走,人生为何不多来几次呢?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