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科创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储能容量百兆瓦时 浙江投运巨型“充电宝”

  运行人员监视储能设备控制大屏。新华社发

8月29日8时58分,浙江省首个大型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在通过72小时全容量试运行后,在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投入运行。

该项目第一阶段配置储能装机50兆瓦,储能容量为100兆瓦时,其参与电网调频能力相当于2台60万千瓦燃煤机组,是一座集中布置、集中调控、独立统调的大型电化学储能示范电站。

浙能萧山电厂储能项目犹如电网侧的一个巨型“充电宝”,投运后将有力推动浙江省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为浙江电网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大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该项目建成后,充电一次可持续2小时提供最大5万千瓦的功率,全天最多可充放电4次,将更好提升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同时,该项目采用站房式布置,与预制舱室外布置相比,节约土地0.67公顷,节省厂用电20%,为探索大规模储能电站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运营提供样本。

浙能萧山电厂储能项目列入《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清洁能源设施智能化建设专项行动,是浙江省“十四五”第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是建设浙江省源网荷储友好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重要一环。该项目首次在国内利用退役机组的既有设施场地建设,于2021年11月开工,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单体全测温监控方式,即对每个电池单体的温度进行监控,这在国内属首次应用。全测温监控可实现每个电池单体热失控精准早期预警,可为故障处理赢得时间。

据了解,储能项目本质上是一种可调可控的电能量载体,独立接受电网调度指令,可为电网提供快速灵活调峰服务,同时可以提供调频、调相、备用、黑启动、需求响应等多种电力辅助服务,可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灵活性,减少旋转备用、事故应急响应,降低峰谷差,可视为“建设在城市或电网负荷中心附近的抽水蓄能电站”。

近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

综合新华社电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