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崂山区“黄河大集”春节季在王哥庄街道王哥庄大集启动,通过“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的方式,打造既具崂山特色、春节特色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年货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
作为“黄河大集”暨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传统文化展演主要活动板块,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市级非遗崂山面塑王哥庄大馒头、制作技艺获得市级非遗的黄山海蜇及区级非遗的港东甜晒鱼。岁末年初的王哥庄大集,不仅是一个买买买的市场,更是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
历史久、年味浓、规模大、商品多,干海产品唱“主角”是王哥庄大集的特点。王哥庄大集形成于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前即墨县的中心集市中四大集市之一,辐射范围很广,交易品种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针头线脑、面人糖稀、娃娃玩的拨浪鼓、家里用的小板凳,200多种干海产品、上千个摊位,上万个品类让王哥庄大集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市民游客前来赶集。
王哥庄街道注重对大集的提质改造,联合王哥庄村近年来累计投资近800万,硬化道路,规划摊点片区,聘请第三方提升环境,强化市场监管,新划400个车位,让占地120亩的王哥庄大集能承载年集客流量10万人,日均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走进王哥庄大集,入眼的是干净的地面、有序的摊点、浓厚的氛围,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规范了传统大集的松散,提升了大集的时尚感。
“互联网+”的传播让王哥庄大集焕发了新的生机,2022年11月王哥庄村从江浙招商引资引进了20多人的抖音官方服务商团队,让王哥庄大集乘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该团队在抖音官方平台注册“王哥庄大集”品牌,建立商城,开设公众号,线上线下共同发力,通过挖掘直播带货,打造直播基地、电商团购、品牌直销、社区体验店等多种形式让王哥庄大集的上万个品类走向全国,让全国人民一起“云上”赶集。目前,通过线上平台带动,王哥庄大馒头、干海产品、崂山绿茶已经纷纷走上云端。2023年,该团队计划培训100个新农人,直播带货,全面发展互联网经济,实现月交易额5000万元。数字经济的发展,让王哥庄大集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2年,王哥庄大集已申请“非遗”,让这古老的大集继续延续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也为乡村振兴孕育动力,积聚力量,使简素淳朴的乡村经济插上瑰丽多彩的翅膀。
王哥庄街道历来注重文化传承,重视“非遗”的挖掘与保护,做实做细“非遗”工作。建立非遗传承人资源库,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常态化组织开展非遗项目传承活动,举办非遗培训班,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村等活动,在丰富广大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截至目前,街道“非遗”项目总数为3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市级6项、区级2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