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王泽佩
近日,2023“黄河大集”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青岛站启动仪式举行。启动仪式上,发布了青岛“非遗月”的文化活动安排,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全面启动。
今年的“非遗月”,以“传承多彩非遗,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青岛市将推出非遗各类展览展示活动157项,包括线上活动63项,线下活动94项,通过展演、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妆点节日色彩,烘托节日氛围,打造特色沿黄文化品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青岛市将依托非遗文化资源,通过非遗活化利用,更好实现民俗文化与百姓生活的有机融合,不断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时代活力。“非遗月”期间,胶州剪纸、城阳泥塑、即墨鲁绣等与年节妆点相关的非遗项目将开展展示传承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胶东大鼓、茂腔、胶州秧歌、莱西木偶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连番登台,为市民提供丰富的节庆精神文化产品;围绕茶、酒、面塑、肉食、糖球、海产品等非遗传统加工制作技艺,推介非遗美食,开展“非遗年夜饭”等特色活动,让市民切身体验并享受非遗的饕餮盛宴。
春节期间,青岛市将在小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等重要新春节点,推出“赶大集买年货”“晒团圆年夜饭”“舞动中国龙”“点亮中国灯”等展映活动;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年俗非遗项目单位和非遗传承人,用镜头记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通过网络平台直播或视频展播,在烘托春节气氛的同时更好地展示传承非遗技艺;“一桌年夜饭”——胶州非遗春晚,西海岸新区的线上小戏小品展演、“迎兔纳福”莱西非遗公益课堂等活动,让人民群众在“云端”感受地方年味的独特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从小年到二月初二。优秀的技艺传承,丰富的节会活动,配以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展示,市民将享受一份喜庆、欢乐、祥和的文化盛宴,在非遗文化的无声浸润中收获年味,收获幸福,收获回忆,在传统佳节的喜庆氛围中感受青岛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