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区域焕新市北区打造旅游新高地

市北区发力将邮轮母港打造成为青岛文旅名片。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黄元晖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以“全域旅游品质提升”为主线,抓好三大区域整治提升,构建五大旅游板块,实施七大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市北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工业旅游高地,创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

历史城区焕新蝶变

历史城区打造“城市文化客厅”。实施港区城区统筹联动,以馆陶路、中山路一线为主轴,形成大鲍岛、中港湾、上海路-武定路街区、陵县路-甘肃路片区四大重点区域,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提升工作。

在目前已完成18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的基础上,以中山路周边区域为重点,统筹实施6万平方米建筑保护修缮;完成38万平方米老旧街区改造工程;高标准实施胶州路景观提升工程及武定路道路改造工程;缝合四方路、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的浮岛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同步开展重点区域绿化景观提升、亮化提升工程、架空线路下地工程,全面提升历史城区环境品质;完成聊城路停车场、上海支路停车场等4处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约620个。

新场景带动新业态

聚焦文化体验、创意零售、餐饮美食、休闲娱乐、公寓住宿、产业办公六大业态,以“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为主线,按照一轴多点思路,打造不同片区的主题特色,串联音乐之旅、文化之旅、特色美食之旅等主题概念。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重点引入首店、概念店、街区特色定制店等。引导品牌结合区域特点、建筑特色进行设计规划,打造复合业态创意店,年内全面形成场景。大鲍岛片区突出“可逛可玩可夜游,全年昼夜不打烊”的独特属性,其中南片区将结合里院特色、传承历史基因,对品牌进行本土化定制,打造为既保留老青岛风味,又独具年轻新潮气息的特色街区。北片区将聚焦社交夜生活新体验,引入餐饮、体验、住宿等多品类体验业态,构筑城市活力微醺生活新场景。馆陶路街区将大力发展新金融产业集群、企业总部及商旅配套等业态,打造新金融产业集聚区。上海路-武定路街区将结合建筑高端化、特色化特点,聚焦高端生活体验及年轻社交空间,打造为青岛全新品质生活体验区,实现“一栋一特色,一路一景观”。

邮轮母港打造新青岛名片

推进中港湾建设,实施陆海联动,拓展海上航线,延展邮轮产业链条,构建文旅生态体系,将邮轮母港打造成为青岛文旅名片。

全面提升中港湾环境营造。贯通3.2公里滨海绿道,建设650米的特色沿海步行道、自行车道,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打造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的海湾广场,形成融合灯塔、光影、邮轮航海文化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优化港区道路及周边环境,整个项目计划6月上旬完工。

加快拓展海上航线布局。积极实施邮轮旅游突破计划,结合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推动各大邮轮公司来青布局航线,尽快实现邮轮复航;推动豪华邮轮来青作为特色体验项目,宣传普及邮轮文化,拓展客源市场。大力培育引进海上旅游业态项目,计划5月份开通奥帆中心-邮轮母港游船航线,助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

创新建构邮轮港区文旅策源地。在邮轮母港区域打造6000平方米的餐饮集市,以地标性特色建筑、开敞空间与集装箱部落形成一体,打造青岛第一海鲜餐饮目的地;同时,加强邮轮母港区域招商招引,提升业态水平,汇聚更多文旅高端要素,把邮轮港区从一个“地理标志”打造成为一个“文旅标志”。

打造“酒香”文旅消费新地标

登州路啤酒街打造“国家级特色街区”。登州路啤酒街与天幕城、台东三路步行街实施一体化推进,放大啤酒文化效应,统筹特色景观打造、户外摊位整治、老旧街区改造等工作,植入文旅新业态,大力发展“夜娱、夜购、夜游”,打造文旅消费新地标。

登州路啤酒街活力绽放。前期进行了登州路啤酒街一期景观改造升级,对街面老旧建筑进行了拆除或翻新,新建休闲娱乐公园,以台东历史和“醉青岛”为主题,增加了墙体彩绘,完成墙体彩绘3处1500余平方米,拆除、翻新旧有建筑1000余平方米,翻新、亮化沿街外摆200余米,打造休闲活动区域10余处、网红打卡地5处,街区27家商户对外摆大棚进行了局部更新,啤酒街“朝观壁画夜赏灯”的活力场景焕新绽放。目前,登州路二期改造已形成总体规划,2023年2月全面启动,6月底前完工,计划总投资约1.1亿元,进行路段功能、空间和业态场景二期改造,更新人行道铺装1000余米;建设博物文化段等主题景观10余处;打造酒香花园等20余处街景空间;实施登州路周边9.41万平方米老旧街区改造,涉及3个片区30栋楼,更新登州路沿街老旧楼体建筑立面约1000平方米,同时增设口袋公园和停车位。

挖掘资源提升文旅消费能级

深挖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馆陶路风情街等老城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健全旅游违规,推进青岛老城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吸引中资邮轮来青靠泊,争取运营航线,谋划串联青岛、烟台、威海、日照邮轮旅游线路。举办青岛国际邮轮峰会、青岛国际邮轮节等活动,形成旅游新亮点。

推出“工业+”旅游路线,培育一批工业旅游研学基地;加大“文旅+”业态植入,推动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和场景应用,打造旅游新样板;拓展“旅游+”新模式,推介一批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一批特色旅游体验项目;发展旅游演艺新业态,打造10处城市音乐角,营造“乐艺市北”浓郁艺术氛围。

加快推动文旅项目落地,大力推进影视旅游发展。打造市北区博物馆群落,全区博物馆、展览馆、记忆馆等展馆总数突破30家。新建2处高端度假酒店,重点打造100家特色宾馆、青年旅舍、精品旅游民宿。聚力建设8处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1至2处省级以上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培育打造一批A级景区,提升市北区旅游品质;丰富A级景区文化内涵,支持景区开发二次消费项目,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在台东步行街建设智慧商圈大数据平台,为游客提供服务型、体验型、沉浸式商业业态。

综合治理旅游景区顽疾,提高旅游投诉处置反应速度,旅游旺季及时启动应急机制,提高案件处置效率。推进市容环境品质提升,拓展老城区绿化空间,加大交通秩序整治。

“万象春华始更新,乘风破浪正当时”,青岛市市北区将抢抓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机遇,推进旅游品质全域提升。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