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自动驾驶提速“车路云”协同发展成趋势
L3级自动驾驶正渐行渐近。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这里面讲的是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我们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地方也在积极响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有智能化水平的产品会跑在路上。”辛国斌表示。
积极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在为L3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而积极推进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深圳市坪山区正在加快推进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全域路口网联化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环境园封闭测试区将于今年下半年建设完成,届时可全面支撑智能网联汽车L3级、L4级产品准入测试。
就在2023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创新大会期间,安途智驾、鹏电集团和萝卜运力联合体(萝卜快跑)获颁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牌照,美团、新石器、白犀牛也获颁无人小车测试牌照。
“萝卜快跑获得深圳市坪山区颁发的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通知书,反映出国内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在加速。然而,这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政策环境、技术标准和道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足。此外,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商业化仍面临一定挑战,包括成本、安全性、法规合规性等问题。不过,这一消息对自动驾驶行业来说是利好消息,因为它意味着中国正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
此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2023重庆车展期间曾表示,中国L3级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在6月底出炉。
对此,洪勇认为:“如果中国L3级自动驾驶标准能在6月底出炉,将对当前的智能驾驶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这将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这将有助于消除不同地区和制造商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使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无缝运行。最后,这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并可能降低自动驾驶技术的使用成本。总体来说,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当前全球不少地区也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例如,日前,英国启动了首个无人驾驶租赁项目,提供方为初创公司Imperium Drive,该公司也是欧洲首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公司,计划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进行进一步测试,争取实现真正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届时将不再需要安全员的监控.6月8日,美国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批准了梅赛德斯-奔驰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上路行驶申请,意味着装备该系统的奔驰车型可以在指定公路上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奔驰也成为首家获批在加州公路使用L3级自动驾驶的厂商.今年5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计划在旧金山和凤凰城扩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规模。
“车路云”融合协同是未来发展重点
毫无疑问,“车、路、云”的融合协同发展成为了自动驾驶接下来发展的重点。除了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操作系统等这类车辆本身的技术之外,未来国家将推进加快C-V2X、路侧感知、边缘计算等基建设施;而云端则是基于边缘云、区域云和中心云三级架构的云控基础平台。
具体而言,我国将首先支持重点大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加快关键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其次是进一步完善网联基础设施。加快C-V2X、路侧感知、边缘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基于边缘云、区域云和中心云三级架构的云控基础平台,形成统一的接口、数据和通信标准,进一步提升网络感知、云端计算能力。
最后,要深化测试示范应用。辛国斌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在此方面,我国已经采取地方先行先试的模式。目前,已逐步开放公路(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远程)测试、载人载物示范运营,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已发布相关的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法规,其他城市相关细则也持续推进。截至2023年5月,全国各地加快测试示范部署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累计开放超过15000公里测试道路,累计测试总里程超过6000万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2500张。这为我国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