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本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内外资机构由守转攻下半年将迎做多窗口

种种迹象显示,针对2023年A股下半场,内外资机构已经从防御转向进攻。

6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过200亿元,扭转了此前连续两个月净卖出的势头。此外,公募高仓位股票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偏高水平,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已经连续7周维持在80%以上。

“我们现在很积极,目前权益类资产具有足够高的风险补偿!”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政府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和逆周期政策的托底,中国经济有望稳步复苏,从而对A股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具体到投资机会,下半年是坚守低估值还是偏向科技成长?记者采访获悉,在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多家内外资机构正均衡布局顺周期和高成长板块。

内外资机构积极“扫货”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北向资金6月以来净买入246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月净卖出的势头。兴业证券研报显示,电子、电力设备、汽车等行业是近期外资流入的主要方向。该机构预计,随着各种不利因素逐步消解,外资仍将继续流入,成为推动市场修复的重要支撑。

在外资加速流入的同时,国内机构也加入了“扫货”行列。

据好买基金测算,截至6月16日,公募高仓位股票基金整体仓位为90.68%。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上升0.2个百分点至92.34%,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0.39个百分点至90.26%,公募高仓位股票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偏高水平。

分规模来看,手握重金的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表现最为积极。截至6月9日,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1.56%,与上一周基本持平。拉长时间来看,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自4月底突破80%以来,已经连续7周维持在80%以上。

“对后市没必要过度悲观。伴随底部信号不断增多,我们的仓位也在持续提升。”沪上某中型私募人士近日透露。

权益类资产性价比凸显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将如何演绎?

站在当前时点,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杜猛表示,上半年市场呈现存量资金博弈的局面,因此一些行业即使业绩增长且估值合理,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事实上,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优质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无须担心。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随着逆周期政策的不断加码,经济复苏预期有望明显改善,叠加增量资金入市,市场将迎来做多窗口。

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认为,随着政府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逐步修复和逆周期政策的托底,中国经济将稳步复苏,从而对A股市场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员喻宗亮也认为,当前经济正处于从主动去库存转向被动去库存的过渡阶段,供需关系已经显现出改善迹象。预计二季度企业盈利将触底,从而夯实A股市场的底部。

据《上海证券报》

版权所有(c)青岛出版集团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10001583-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